72 宽仁信义刘玄德(下)_三国之最风流
笔趣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72 宽仁信义刘玄德(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72 宽仁信义刘玄德(下)

  第二更。

  ——

  来向荀贞表达对刘备的感激之情、并在县中颂扬刘备仁厚美德的是个外地的士子。

  这个士子有个朋友在本郡,前些时病故了,他得讯后便即驱车离家,赶来本郡赴其丧,不意道有积雪,坐车没打住滑,冲到了路下,撞到了树上,车因之毁坏,不能前行。

  刘备、魏畅正好路经此地,看到了这一幕,刘备乃停车遣人问之,获知他是远路迢迢特来奔赴友丧的,不禁赞叹说道:“大雪封路、野多盗贼,君不顾道远路险,冒雪驰骋三百里奔赴友丧,此义也,不适合在路上久停,君车受毁,可乘我车。”遂将自乘之车给他乘坐。

  这个士子推辞不得,就问待赴过友丧后怎么把车还给刘备。刘备说让他还给邯郸县的中尉府即可。於是,这个士子在赴过友丧后就来到了邯郸。

  他给荀贞说此事时,戏志才、荀攸、邯郸荣、宣康、李博等俱在场,待他把车留下,辞别之后,宣康啧啧称赞,说道:“功曹把车让给此人乘坐,自却迎沐寒雪乘马行县,真仁义之人也!”

  荀贞笑着连连点头,说道:“是啊,是啊。”

  坐在堂中尚觉冰冷,更别说骑马行於乡野雪中了,刘备为了博取名声还真能下苦本。

  荀贞俨然从他身上看到了当年在西乡时的自己。

  刘备不但能下苦本,而且也有心机。要知道,依照汉家制度,官吏和平民所乘之车是不同的,首先,车盖的大小、颜色不同,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车是白盖,平民所乘之车或无盖或是青盖,其次,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车的车盖的盖杠上有衣饰,平民所乘之车没有,再次,吏员所乘之车的盖杠是赤色的,平民是青色的,再再次,吏员所乘之车的驾辕之马比平民乘车的辕马多,二百石以下可以二马驾辕,平民除了士子外只能一马驾辕,此外,商人不能乘坐马车,只能乘牛车,当然,此项规定早已形同虚设,有钱有势、乘坐马车的商人多了去了。

  这个被刘备借车的是个士子,可以乘二马驾辕之车,这个不用多提,但是车盖、盖杠的颜色和盖杠上有无衣饰这几条却能使人明显地分辨出刘备借给他的车与他的身份不相配。

  既然不相配,他那个故去的友人的亲友、乡党就肯定会问他这车是从哪里来的,此其一;其二,他一路行来,要过很多乡亭,乡亭负责治安的亭长也很可能会问他这车是从哪儿来的;其三,刘备、魏畅离邯郸、去行县的那天,荀贞亲带人相送,声势不小,县人多知,大多认得刘备的乘车,忽见一个陌生的外地士子乘着他的车回来,少不了也会问上一二。

  有此三条,刘备做的这件好事用不了几天就能传遍郡中了。

  荀攸笑对荀贞道:“贞之,功曹做的这件事倒是与吾县刘公子相昔年所做之事如出一辙也。”

  宣康、李博、戏志才等人闻言,俱皆恍然,宣康说道:“我说这事儿怎么觉得好像似曾耳闻呢!要非荀君提及,我险些没想起来昔年刘子相也做过此种仁义事。”

  刘子相,即是刘翊,颍阴的汉家宗室刘氏族人,轻财重义,名闻州郡,曾任过颍川郡功曹,荀贞、荀攸均与他相识。

  早年间的一个冬天,刘翊在汝南的路上碰到一个陈国士子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问得他是要做什么去的,刘翊遂对他说道:“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即下车,把车借给了他,自策马而去。这与刘备借车给那个士子的行迹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那个陈国的士子问刘翊的姓名,但刘翊没有告诉他,做好事不留名,最终是那个陈国的士子猜出或许是刘翊,后来去到颍阴,还车给他,然而刘翊却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较之刘翊的不告姓名,刘备却近乎是“大张旗鼓”了。

  邯郸荣不知刘翊的故事,听荀攸给他说了一遍,抚案叹道:“前有刘公子相,今有刘君功曹,可知天下义士所行之事,大多相类。”这却是在夸赞刘备和刘翊这两个汉家宗室均是义士了。

  邯郸荣和刘备此前在该怎么处置那数千作乱的流民上起过一点争执,对刘备请求荀贞免去流民中被胁从者之罪过的“宽仁”,邯郸荣很不以为然,但对刘备借车的这桩义举却不能不感叹服气。

  “玄德当然是义士。他借车给了别人,自却只能乘马,天寒雪重,我岂能让贤功曹迎风冲雪?来人,取府中车驾,用杨家的那匹胭脂红马驾辕,速速出县,追上玄德,给他坐乘。”荀贞令道。

  堂外的典韦等人接令,即遣人取车出府,给刘备送去。

  戏志才笑道:“中尉前些日不是还感叹杨家不会用马,用千里良驹驾车,实为暴殄天物,今日却怎么又亲下命令,令用之驾车?”

  “如此千里良驹,用来给杨家驾车当然可惜,可用来给我的贤功曹驾车却是适得其用。”

  邯郸荣说道:“君轻千里之马,重仁义之士,此举犹胜功曹借车。”

  你刘备借车给别人,以此博名,没关系,我荀贞用千里马给你拉车,看看谁得到的美名更大。

  荀贞脸上带笑,似对刘备的这桩义举极为满意,而心中则在想道:“玄德啊玄德,还真是给你个机会,你就能灿烂啊!”却也不可避免地浮起了对刘备的惺惺相惜之感,这件事要换了他去办,他也会像刘备这样干,又由此事想起了当年在繁阳亭雪下道上路遇乐进之事,想道,“玄德运气不错,刚刚离县就碰上了这个车子被毁掉的士子,遂以之借取名声,不过比起我当年在繁阳亭的好运,他却是远不能及之也。我遇到的是乐进,他遇到的只是个寻常士子。”

  “比起我当年在繁阳亭的好运,他却是远不能及之也”云云,虽说事实如此,然对荀贞而言,这却也只是他在放开心扉、决意不再“蝇营狗苟”后对刘备此件义举的一句故作调笑之言罢了。不过,当两天后给刘备送车的吏员回来,又带回了一件有关刘备的消息后,饶是他放开了心扉,闻之却也不由地对刘备顿生出“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之叹。

  却是刘备行县到了易阳,查出一个吏员贪浊,将欲治罪,又查出这个吏员贪浊并非是为了自身的贪欲,而是为了能给他母亲供奉好的衣食,刘备因之和魏畅商议,认为:“贪赃虽罪,缘为孝故,罪虽不可宥,其情却可恕”,因而改变了先前治此吏之罪的决定,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尽取随行携带的钱财,付与此吏。

  刘备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君孝母,此私情也,我今奉檄行县,此公事也,本不该因君之私情而坏郡中两府之公义,可如今黄巾新破,郡多奸猾,为敦厚风俗,这次就饶恕了你,如再有下次,必不能免。君日后如有所需,可赴中尉府见我,我虽无丰财,亦必倾力助之。”

  这番话说得有情有理,恕免这个吏员的罪不是因为这个吏员孝顺母亲,毕竟孝顺虽是美德,可只是私人的感情,不能因此坏掉公事,之所以饶恕这个吏员的贪赃之罪是因为现而今黄巾刚被平定,地方多有盗贼,道德沦丧,为了敦厚风俗,使百姓重新知道礼义荣耻,所以才因为他的孝顺而恕免了他的罪过,但如果再有下一次,那就一定要罚之不饶了。

  这个吏员感动地涕泪横流,当天就辞了吏职,奉着老母回家去了。

  荀贞扪心自问,这件事要换了是他,他会怎么做?

  刘备尽取钱财,给这个吏员,让他奉养老母,荀贞也会这么做,但荀贞不会把钱财给这个吏员,而是会直接送到他的家中,至於这个吏员,荀贞绝不会饶恕他的罪过,该怎么治罪就怎么治罪。与刘备相比,刘备更多的是用儒家之术来定案断罪,荀贞则更多地是依循法家之道。

  刘备借车给士子,荀贞送千里马给他驾辕,那么刘备饶免这个贪赃的吏员,荀贞又该如何拆招应对,以不使刘备专得美名於前?

  他细细思忖,手书檄文一道,召来岑竦,把这件事告诉与他,问他道:“你可认得此吏?”

  岑竦是易阳县人,认识这个吏员,答道:“认得。”

  “‘知耻近乎勇’。此吏恸哭辞职,是已知耻矣。孝而知耻,可以用之清厉风俗。你拿着我写的这道檄文马上出城,待追上玄德后,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他如赞同,你就亲持此檄去易阳县尉府,叫易阳县尉辟除此吏,重再用之,……辟除此吏的时候,你要跟着去。”

  岑竦在易阳是以孝闻名的,他和这个吏员必有共同语言,由他去办这件事最是合适不过。

  岑竦应诺,持檄而去。

  五天后,岑竦归来,却是将此事办成了,面禀荀贞,说道:“功曹深服中尉‘再辟用此吏,以之清厉风俗”之言,竦与易阳县尉府的吏员去到此吏家中,对他宣读了中尉的檄文后,他感激泪流,伏地遥向中尉府再拜,对我等说必尽忠竭力、清厉县中风俗,以不负中尉之用。”

  刘备行县数日,固因借车、恕贪吏之罪而赢得了名声,可荀贞见招拆招,却也收获了贤义的美名,使他在郡中的名望更进了一步。

  接连两次借由刘备之举再获美名,荀贞很有点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从最初的“故作调笑之言”到生出刘备“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之叹,再到现在,他的想法又是为之一变,倒是有些“乐在其中”,很期待刘备会做出什么事儿来了。

  只是,从了此事之后,连着许多天都不曾再有刘备的消息。

  直到月底,刘备、魏畅行县归来,才又听闻了一事。

  这事是从魏畅嘴里听到的。

  魏畅总是怀疑荀贞会侵夺刘衡的相权,对荀贞的看法不好,因此之故,在和刘备离开邯郸时,本着“各忠其主”之意,没怎么和刘备说话,纵是恪於礼节、或因公事不得不与刘备接触时表现得亦很冷淡,可月底归到郡中,荀贞却惊奇地发现他竟是与刘备同乘一车。

  “出则同舆”这种事,不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人是不会做的。

  这才总共一起行县了不到一个月,他俩的关系就变得这么近了?

  荀贞慨叹心道:“刘备果能得人也。”

  转念想来,魏畅会有此改变却也不奇。只看刘备做的那两件事:借车给倾盖相识的士子,因其孝行、为厉风俗而恕免贪赃吏员的罪行,并倾尽身上的钱财与之,前者是义,后者是仁,皆是士人追求的美德。设身处地,如把荀贞放到魏畅的位置上,在亲眼目睹了刘备的举止行为之后,荀贞恐怕也会和魏畅一样,不由自主地改变对刘备的观感,对他产生好感。

  从车上下来,魏畅看到了出县相迎的荀贞,上次离县时他刻意与荀贞保持距离,这次却与刘备同行,快步来到荀贞面前,长揖行礼,说道:“劳中尉出迎,畅诚惶诚恐。”

  从行荀贞出县的戏志才、荀攸、邯郸荣等俱觉奇怪,邯郸荣忍不住开口说道:“前番君与刘功曹离县时,中尉亦亲相送,彼时君高坐车中,如同未见,今时却缘何当面谢之?”

  “彼时不知中尉贤明,故有失礼,今时乃知也,岂能再失礼?”

  “缘何彼时不知,今时乃知?”

  “吾闻朝有仁义之臣,则上必有贤明之君。贵府功曹刘君,仁义之士也,畅由此知中尉是贤明之君。”

  荀贞亲把他搀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义之士,我却不敢自称贤明也。”瞧见跟在刘备身后的简雍手上拿了几个风车,又见关羽、张飞从刘备所乘之车的车室内取出了两个竹马,此皆孩童游戏之物,微为之奇,指着问道,“玄德,你是从哪儿买的?怎么带了这些物事回来。”

  简雍高冠带剑,一副士子的打扮,手里却拿着几个花花绿绿的风车,关羽、张飞雄壮魁梧,昂藏丈夫,而却一手提矛,另一手各拿着一个十来岁孩童乘玩的竹马,落入诸人眼中,不免让人觉得好笑。

  宣康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关羽不满地横了他一眼,张飞难为情地红了脸皮,回手把竹马藏在身后。简雍却是无所谓,他生性旷达不羁,非但没有在意宣康的失笑,还笑嘻嘻地把风车举起,迎着风晃了两晃。

  刘备正要回答荀贞所问,魏畅抢先替他说了出来:“此数物是襄国县的孩童所赠。”

  “襄国县的孩童所赠?”

  “畅与刘君行县,至襄国,路遇饥民,刘君怜之,把自带的干粮分给了他们,事情传出,县人传颂。当我等稽检过此县的赈粮情况,离县继之北去中丘时,县里的孩童把我等送到县界,问我等何时归来,说待我等归来时再来相迎,而当我等归来时,却比刘君与孩童约定的日子早了一日,刘君不愿失信,因此我等在襄国县的界外夜宿了一夜,次日方才入县界。孩童们果来相迎,闻得刘君为不失信而在界外野宿了一夜,诸孩童感其诚信,遂以此数物相赠。”

  连对孩童都不肯失信?

  为了不失信给孩童,宁愿冰天冻地的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戏志才、荀攸、邯郸荣、宣康等俱皆惊异,齐齐看向刘备。

  刘备从容不迫,笑道:“备年少时也好玩竹马、风车,得孩童们此数物之赠,不觉忆起少时的简单欢乐,只恨人生无返程,只能前行,无法重回昔日了!”

  借车、因孝宽恕贪吏之罪,荀贞都有办法对付,可不失信於孩童?荀贞却真不知该怎么才能胜过刘备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