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临别依依_春游曲
笔趣阁 > 春游曲 > 第九十八章 临别依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八章 临别依依

  李渊、窦氏夫人这次随驾出行,受影响最大的只有李世民和观音婢。

  李建成要主持唐国公府日常事务,和郑观音同时留在府中。

  他们不会如李世民、观音婢一般经受新婚离别相思之苦。

  李玄霸周岁已过十三。

  李元吉也满十岁。

  他们两人平时多是由李建成照顾,对李渊和窦氏夫人已无太多的依赖。

  像他们这么大的男孩子,正是在心里上寻求自立的时候。

  离开父母的约束,他们不但不会伤心,或许会有获得自由的感觉。

  说不定在两人心中,正在憧憬着没有父母管束的美好时光。

  而李世民和观音婢则不同。

  他们成婚尚不满十日,正是新婚甜蜜,如胶似膝之时。

  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得不忍受离别相思之苦。

  李渊提出将由李世民随行侍奉母亲。

  李世民欣然同意,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快。

  其他几人则默默无语。

  李渊再看观音婢。

  见她含笑端坐,静静地注视着李渊,认真听他安排随驾出行的诸项事宜。

  李渊心中不禁夸赞李世民和观音婢懂事,对李世民和观音婢又平添了几分喜爱。

  李渊又对出行的各项准备和走后家中之事,向李建成一一作了安排。

  窦氏夫人在李渊说完之后,向郑观音和观音婢交代了内院管理之事。

  对两个新过门的儿妇,窦氏夫人还真是不太放心。

  一个月来,她发现,郑观音贤良淑德确是不假,但生性良善,处事往往不能决断。

  骤然让她掌管唐国公府这样人多事杂的内院,窦氏夫人心中也是没底。

  而对于观音婢,窦氏夫人还是在城南庄园之时,对她有一些初步了解,知道她聪明伶俐,机智聪慧。

  但她与李世民成婚才有几日,而且比郑观音还要小上两岁。

  窦氏夫人对如今的观音婢,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再加上,新婚就要和李世民分开,窦氏夫人不知道她能不能经受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但看到李渊提出,由李世民随行远赴辽东的安排之后,观音婢稳稳而坐,面露微笑的样子。

  窦氏夫人不得不感叹这孩子定力超人,城府之深。

  她发现观音婢这孩子,能够喜乐不形于颜色,连窦氏夫人都不能看出她心中真实所想。

  观音婢这种表现颇似窦氏夫人的风格。

  窦氏夫人心中认定,这个儿妇将来必是做大事之人,对二子李世民将是极好的内助。

  窦氏夫人虽为妇人,但却能乾纲独断。

  府中的许多大事,她说话的分量甚至比李渊还重。

  对两个儿妇,窦氏夫人有了自己的评判,她心中已拿定主意,交代郑观音和观音婢,

  “我走之后,府中中馈,就由郑娘子和长孙娘子,共同打理。”

  “以郑娘子为主,长孙娘子为辅。郑娘子有事拿不定主意,就和长孙娘子商量着处置。”

  “建成对内院之事,尽量不要插手,要让她们两人商量解决。”

  “这对她二人来说也是一次历练。”

  “如果事事不放心让她们去做,何时也不能独自处置内院事务。”

  按照世族之家的规矩,窦氏夫人走后,唐国公府内院中馈本该由郑观音掌管。

  现在却交代由郑观音和观音婢共同打理,可见窦氏夫人对郑观音不完全放心,想让观音婢帮一帮她。

  李建成、郑观音和观音婢三人,听了窦氏夫人的交代,皆点头应诺。

  窦氏夫人又单独对李建成强调,

  “建成,我说的话你可记住?内院之事,你尽量不要插手。”

  李建成明白母亲的用心,他向窦氏夫人保证,

  “阿娘尽管放心,不到万不得一,我绝不会插手内院之事。”

  窦氏夫人点头嘉许,“建成明白就好。”

  诸事安排完毕,儿子、儿妇向李渊、窦氏夫人施礼后告退。

  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李世民陪着观音婢,两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他知道观音婢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

  但外面人多眼杂,即使心中有再多的话,也要等到住处再说。

  两人回到新房,李世民让奴婢都退到外边。

  观音婢坐到罗汉床上,看样子都要快哭了出来。

  李世民怕观音婢想不开,坐到她身边轻声安慰。

  观音婢在外面装得再成熟,但在李世民面前她从不隐藏自己的天性。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又成了一个调皮、任性,无话不说的小孩子。

  偎在李世民的怀里,她带着哭腔责问,

  “你是否早就知道,要随阿爷、阿娘去辽东?”

  “提前也不告诉我一声,听到这个消息,我竟无一点心理准备。”

  李世民显出很无辜的样子,连忙解释,

  “我此前的确不知,如果知道,怎会瞒你?”

  “以前我只知道,父亲、母亲要去辽东。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他们有新的考虑。”

  观音婢听李世民语气,像是真不知情,就没再接着埋怨。

  慽慽然说道,“我并非不愿你去,阿娘身体不好,确需你去照顾。”

  “只是我刚进府几日,府中之人皆不认识。你走之后,我该如何打发时日。”

  李世民见她不再耍小孩子脾气,笑着问,

  “以前你未嫁之时,是如何打发时日?”

  观音婢回答,“以前总是看书。但不知为何?自从嫁过来,再也没了看书的心思。心里想的总是你。”

  李世民听观音婢所言,好像找到了治病良药,温声劝道,

  “我走之后,你就天天看书,这样日子会过得更快。”

  “说不定你一本书还没看完,我就已经回来。”

  观音婢噘着嘴回答,“我看不进去。”

  李世民接着说出另外一个主意,

  “你不是有《本经阴符七术》吗?听辅机说,看了可让人平心静气。”

  观音婢感觉无奈,似是自言自语,

  “要是真没办法,只能照此法试试。”

  李世民搂着观音婢的肩膀,在她鬓旁亲了一下,

  夸道:“阿婢妹妹真懂事。”

  李世民表面上看似轻松,但他也担心自己走后,将观音婢一个人留在府中,会不适应新的生活。

  他觉得,有必要给她安排两个熟悉府中情况的人,供她使唤。

  未成婚之前,李世民有覃兰和新竹两个服侍的女婢。

  这次外出,时间可能很长,没有个女婢跟着,生活起居也不方便。

  李世民告诉观音婢,让新竹随他去辽东,把覃兰留在家里照顾观音婢。

  覃兰比新竹年龄稍长,办事也比较老成,对府中的方方面面更熟悉。

  如果府中有不知道的人和事,就让观音婢问她。

  对唐国公府的情况了解来说,覃兰基本上是个万事通,而且办事利索,精明能干。

  有她跟着观音婢,李世民十分放心。

  还有他的书僮陆峥,以前李世民出去,他总是形影不离。

  这次,李世民也决定把他留在府里。

  他交代观音婢,内院的事就找覃兰,如果有事要到外面去办,就让覃兰去支使陆峥。

  观音婢见李世民安排得周到,心中很是感激。

  眼中也不再有哀怨,而是充溢着似水的柔情。

  她把头埋进李世民的怀里,想再多享受一下两人依偎在一起的甜蜜感觉。

  李世民忽然又想起一事交代观音婢,

  “虽说阿娘让你和阿嫂共同管理内院,你且不要事事都往前站。”

  观音婢深情地看着李世民说道,“这个我省得,这内院之事毕竟是以阿嫂为主,有事她不找我商量,我就当作不知。”

  李世民搂紧观音婢的肩膀,对她的想法非常赞许,

  “就是该这样。大兄宽厚仁慈,对诸弟都很疼爱。”

  “我看阿嫂也很良善,而你聪慧能干,怕你处处争先,引起阿嫂心中不快,伤了兄弟妯娌之间的感情。”

  观音婢懂事地道:“世民阿兄放心,你走之后,我就日日埋首在书里,修身养性,不问世事。”

  李世民却不同意,“这样也不行,如果阿嫂有事找你商量,你不热心帮忙。她会认为你不好接近,不通情理。”

  观音婢感叹,“看来做个人真难!”

  李世民耐心开导,“是人都要免不了处理各种关系。”

  “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之中有几人能够随心所欲?”

  观音婢理解地笑了笑,道出心中所感,

  “就是皇上还怕得罪臣子,把臣子都得罪了,他的江山也坐不牢。”

  李世民怪她乱说,佯装生气,抬起手指点着观音婢的脑袋说道:“又在胡扯。”

  观音婢也不介意,看着李世民嘿嘿傻笑。

  三月初四,未到寅时。

  天上仍是满天的星斗。

  唐国公府内却是灯火如昼。

  大隋皇帝杨广,这日就要起驾出行。

  李渊、窦氏夫人也要随驾起程。

  唐国公府男女老幼,仆僮奴婢都早早起来,忙着准备车马、行装。

  这次远赴辽东,除了李渊夫妇和李世民三人,府中还有近百人随行。

  内院之中,是李渊家人起来相送。

  外院之中,除了忙碌的人群,也有不少人与即将远行的亲人依依惜别。

  李渊夫妇和李世民盥洗完毕,用过早膳。

  一家人聚在内院前厅庭院之中,互诉离别之情。

  观音婢拉着李世民的手,四目对望,默默无语。

  该说的话已经说过,此时已不需太多的言语。

  观音婢泪眼婆娑,李世民用手指帮她揩去腮边的泪水。

  轻声说:“阿婢不哭,别让他人看见,说你舍不了郎君。”

  观音婢破涕为笑,嗔道:“瞎说,拉着娘子的手不放,人家说你舍不了新妇。”

  李世民告诉观音婢,“待我们到了涿州,就让人送回书信。只是涿州路远,到那估计要一月有余。”

  “你在家中可要耐心等待,短时间内见不到书信,也不要心急。”

  观音婢静静倾听,然后微微点头。

  那边李建成催促李世民,阿爷、阿娘即刻要走。

  李世民、观音婢赶忙来到李渊、窦氏夫人面前。

  三个儿子、两个儿妇向李渊、窦氏夫人行告别之礼。

  行过礼后,窦氏夫人最后交代了一句话,

  “郑娘子,你是长嫂,世民不在家,一定照顾好阿婢。”

  郑观音连声应诺,“母亲放心,儿妇定不负所托。”

  窦氏夫人点头,转身随李渊走出二门。

  李世民在后面跟随,走到门口,止住脚步,又回头望了观音婢一眼,才快步离去。

  观音婢见李世民转身离去,再也止不住眼中的泪水,开始轻声抽泣。

  郑观音上前,将她抱过伏在肩上,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劝慰,

  “阿婢不哭,二郎不久就会回来。”

  哄了一会,见观音婢情绪慢慢平静,郑观音才陪着观音婢回到她和李世民的新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