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凯旋归朝_大唐虎贲
笔趣阁 > 大唐虎贲 > 第五十一章 凯旋归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一章 凯旋归朝

  大唐一战而定突厥,导致草原上数十部落一并上书臣服,并且推举大唐皇帝为天可汗,以号令北地草原所有部落。-顶-点-小-说-

  如此胜利如此战果不仅是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外战胜利,还是百年来外战最大的胜果。

  突厥自从崛起之后便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利用北周和北齐之间的矛盾,就不断极尽纵横之能事,或出兵北齐谋北周,或联合北周攻打北齐,从中渔利,干扰中原的统一进程。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说是目光长远之士,即便是百姓也知道突厥的险恶用心,将之视为世仇。

  隋朝的崛起,中原人扬眉吐气了一把,但终究时日太短,因杨广的穷兵黩武,突厥再度崛起,甚至兵围雁门关,险些将杨广生擒。

  百年的仇恨,就如汉与匈奴一样,就算是百姓也将彼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这一次大唐竟然一战灭了东突厥,将罪大恶极的突厥可汗都生擒住了,如此辉煌的大胜是所有百姓都料想不到的。

  大唐字立国起也不过九年,真正一统天下更是近日之事。

  对于新起的王朝,尽管制度政策都给百姓带来了安定的生活,但真正意义上的归属心并不是很重。他们认可大唐的统治,却未必会因为大唐的荣辱而感同身受,上下一心。

  要做到民心所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朝堂上下对于此次辉煌的胜利风向一致,异口同声的大势宣扬。让天下百姓知道自己所在国家的强大,自己所在的国家已经今非昔比,成为能够威震四夷的强大国度。以此来增加大唐的凝聚力。向心力。

  也是因为唐王朝的宣扬,一路上的凯旋大军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热切的围观。

  尤其是进入朔方之后,饱受突围危害的大唐子民更是自发的夹道迎接,都欢呼的恭迎着得胜的凯旋之师。

  就在一路的欢呼声中,罗士信跟着李靖来到了关中地界。

  这一入关中,礼部尚书便来到了大军前。着令他们就地休整待命,与他们商议接下来的礼节问题。

  为了表示唐王朝对于这一战的重视,为了表示王朝对功勋的嘉奖。李渊在得胜之后,已经下定决心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长安城迎接。

  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这在古代叫做降阶之礼:一般只有见少数民族首领或外国重要使者时候才会以降阶之礼对待,彰显大国礼仪风采。但是如李靖、罗士信、李世绩这样立得旷世大功的功臣。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

  这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自然是非同小可。

  礼节什么的需要面面俱到,不能马虎出错。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这一切礼节上的细节问题都是由他负责掌管制定的。

  李渊那边的流程早已经拟定好了,就等着李靖、罗士信、李世绩这边凯旋大军的配合。

  礼部尚书亲自赶来,为得便是提醒李靖、罗士信他们凯旋之后的各处要注意的礼节,以及凯旋之后的整个流程。

  罗士信在一旁听的是头晕目眩,从最开始的城外迎接到最后的庆功宴会,中间掺杂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以及献俘仪式,整个流程几乎要花费一整天的瞬间。

  也由此可见。大唐对于此次他们取得辉煌战果的重视。

  相对罗士信对于繁杂制度的反感,三军都对自己能够得到李渊的亲自相迎而倍感兴奋,消息传开,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充满了莫大的荣耀与自豪。

  作为后世人,罗士信是无法体会到天子皇帝在百姓兵卒中的地位的。在他们而言,能够得到李渊的降阶相迎,那是莫大的自豪骄傲。

  在重视礼节的朝代,就算罗士信不喜麻烦,却也只能顺应大流。

  他们依照礼部的安排,现在长安城北十五里外安营扎寨。

  拂晓时动身南行,来到长安城外正好辰时天明。

  李靖一人高坐战马走在最前端,左右正是罗士信与李世绩,他们作为另外两路的大总管职位要逊色李靖一些,但也相差不了多少,只是后了一个马头的间距:在他们的后方分别是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高甑生,接下来便是苏定方、薛永、莫虎儿这类的大将。

  从李靖开始算起,包括罗士信、李世绩他们在内二十一员此次北伐的大将依次排列。

  他们穿着明艳的铠甲,在万众的期待下,出现在了长安外围。

  罗士信远远就看见了来迎接他们的阵容!

  以李渊为首,在他身后的皇太子李世民、首相裴寂、次相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还有三省六部的官员一个个都站在身后。

  如此规模的迎接,在大唐当属首次。

  即便是当初李世民一战擒二王,虎步河南,所向披靡的时候,也未能获得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

  来到距离李渊规定距离之外,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与他们身后的战将先后翻身下马,步行到李渊近处见礼。

  “末将李靖……”

  “罗士信……”

  “李世绩……”

  “率领麾下将士兵卒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时代并没有跪礼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习惯,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在唐初还是沿用隋朝流传下来三称万岁的叫法。这三称万岁也是沿用于传说汉武帝山呼万岁的因由。这个时代“万岁”是一种庆贺语,并非规定是对皇帝的称呼,就算是遇到李世民遇到救命恩人称万岁表示感激欣喜也是可以的。

  在以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为首的三大将的率领下,身后的所有兵卒将士一并三呼万岁的拜见。

  李靖、罗士信、李世绩等人要见李渊不难,但是寻常将领兵卒要见皇帝一面何其困难,在封建时代的影响下皇帝的地位之高无上,能够见皇帝一面是莫大的荣耀,一个个呼喊的格外卖力。

  “诸位我大唐的功臣平身免礼!”李渊脸上充满了难以掩盖的笑容,高声应对着,感慨万千的看着一位位为大唐取得至高荣耀的将领兵卒,高声道:“诸位为我大唐抛头颅洒热血,万里出征,一举将威胁我大唐的宿敌突厥歼灭,为我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是我大唐的英雄。前段时间神医告诫朕说,朕年事已高,应当戒酒禁口。朕想看着大唐在诸位的出力下,更加的强大,也特地戒了饮酒。但是今日,为了庆祝你们所立下的功绩,朕破例饮上一杯……敬诸位英雄。”

  李渊激昂的说着,就算是作秀,他也将这个秀做的异常高明,令人感动感激。

  身旁侍从早已备好器械,将盛满酒的酒盅递给李渊。

  紧接着同行来的数万兵卒将领都挨个分配到了一杯酒。

  “来,我们同饮这喜庆之酒!”在李渊的引导下,数以万计的人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罗士信品味着口中我最爱的中山冬酿的味道,回忆起在草原上所喝的马奶酒,感觉那就是马尿一样,这酒还是中山冬酿的过瘾,瞧者政客气息十足的李渊,想着如果在李渊的带领下,所有人都酒盅丢在地上摔个四分五裂,那种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不过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酒盅大多都是各地筹集起来的,用了还要还回去。

  这个时候的唐王朝穷的要死,哪会干那么奢侈的事情。

  李渊着重嘉奖了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人,领着他们一并进入长安城。

  宽阔的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左右聚集满了为官看热闹的百姓,在李渊领着凯旋之师出现的那一刻,欢呼声登时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响起来。

  罗士信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他的记忆里有过两次这种情况:第一次是李世民灭刘黑闼,第二次是他率兵攻克渔阳,逼退十万突厥兵,凯旋回朝的时候都得到了盛大的迎接:但是这一次给罗士信的感觉明显不同了……

  前两次更像是作秀,百姓在看热闹而真正欢呼雀跃的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生活滋润的大富之家。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周边的百姓也跟着舞动着鲜花,带着嘶声裂肺的呼喊,似乎发泄着自己的喜悦:他这离开了两年半,似乎变化很大!

  确实如他察觉的一样,李世民在他离开的了两年里,几乎成为了大唐的皇帝,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治理天下: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百姓的生活,选贤任能留心吏治,以防止贪官污吏。在政策上以农为本,以商辅之,厉行节约,还完善科举制度。

  这大乱之后,本来就是民心思定的时候,李世民采用的制度又极其合理,坚固百姓生活,大大的加强了唐朝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都的长安,受到的好处是首当其冲的,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都百姓归心。

  对于大唐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他们与有荣焉,不在是看热闹的心态,将自己视为大唐子民,由衷的欢喜。

  贞观之治的风貌已经初步体现在这国都之中。(未完待续。。)

  ps:今天只有一更,明天将补上。

  大唐虎贲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