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明未来,夏季攻势!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216章 大明未来,夏季攻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6章 大明未来,夏季攻势!

  第216章大明未来,夏季攻势!

  村西田边。

  朱雄英追着一只蚂蚱在前面跑着。

  “雄英注意脚下。”朱元璋笑喊一声提醒,余光瞥视跟在身边的朱棣,“你们要养殖、要种地,还要开设什么家庭纺织,土桥村就这么多人,能忙得过来?”

  混账老四已经带他参观了土桥村的猪舍、以及东边,靠荷塘修建的小型鸡鸭围栏。

  按混账老四的说法,他们养的鸡鸭,将来主要靠鲜草,以及荷塘、水田里的小鱼、泥鳅、黄鳝。

  以及秋天收获后,不饱满的粮食,加以合理利用。

  ……

  桩桩件件,土桥村要做的可不少。

  他也做过农民。

  很清楚,如果一户人家,一家五口,有牲口可以伺候好五十亩地,可没牲口,能伺候好二十亩地就十分不容易了。

  土桥村的摊子,铺的太大了。

  ……

  “父皇,乡土村社中的农民,和你以前当的农民不一样。”朱棣笑着解释:“乡土村社把百姓组织起来,就是要解决,农民以家庭式为单位,单打独斗,力量小的问题……”

  ……

  朱元璋在田边,脱掉靴子,光着脚,拎着靴子,走入田中。

  在麦陇间隙走着,仔细打量……

  这块地,刚锄,杂草被锄的十分干净。

  土质松软,光着脚踩在上面,十分舒服。

  ‘看来,老四他们制定的一套考核办法很有效,没有偷奸耍滑的,至少没有明目张胆,耍无赖的。’

  他当过农民,知道农村,就有那么一些,扶不起的烂泥。

  ……

  朱棣耐心跟在后面,唇角挂着浅浅笑意。

  他知道老头子在干什么。

  人性使然,一些村风不好的村子,偷奸耍滑肯定免不了。

  但只要制定合理,且较为完善的奖励惩罚机制,就可以确保所有人,至少做的像模像样。

  就像土桥村,乡土村社成立之初。

  就对偷奸耍滑做出了规定。

  优秀完成任务的家庭,分红拿的多。

  而某家如果偷奸耍滑,引起很多村民不满,就可以召开村民大会,超过五成赞同。

  就退还原始股本,将其踢出乡土村社。

  这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只是权衡利弊罢了。

  ……

  朱元璋看了眼,还在不远处追蚂蚱的朱雄英,“你继续说,咱听着。”

  “父皇认为,农村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朱棣反问。

  ‘还考起咱了!’

  朱元璋没好气瞥了眼,“土地和人口,伱爹早些年当过泥腿子,现在又站在皇帝这个高度,这个问题还难不倒咱!”

  朱棣点头笑笑,“可历朝历代都没有把土地、人口两种要素,完全利用起来。”

  “乡土村社就是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最大限度,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产出的资源,创造价值。”

  “单独的一个农户买不起耕牛……”

  即便买得起,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一头耕牛,一个春天,至少可以耕作一百亩地。

  一户家庭,最多也就四五十亩。

  可只要喂养耕牛,无论干不干活,每天都要吃。

  单独的农户,无力置办全铁的农具……

  类似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父皇不是提倡天子与百姓共治天下吗?这些话其实不用说,只要引导农民,以村为单位,组织起一个个乡土村社,在适当的时候,放开农民的生产经营边际……”

  当农民的经济地位提升了,并且还是以一个个团体的方式提升,社会地位,必将得到极大提升。

  根本不需要朝廷提什么与百姓共治天下。

  也不需要强调士农工商。

  就好比,商虽然被规定为贱业。

  可历朝历代的商人,那个卑贱了?比农民好一万倍!

  朱元璋认真听着。

  他想到了,乡土村社如果真能推及天下,农民将会和地方官府、士绅三足鼎立。

  却没想到,这也暗合,他提倡的与百姓共治天下。

  “你所说的生产经营边际指什么?”朱元璋询问。

  朱棣有些紧张,看了眼朱元璋。

  老头子最喜欢制定条条框框,希望一劳永逸。

  要不然,也不会疯狂的制定那么多细分户籍。

  乡土村社发展到最后,一定是一个,以农民为组织,以农村土地为生产要素的,商业性小型经济体。

  这样的小型经济体,将会星罗棋布,点缀在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创造出巨大经济产值同时。

  也会推动大明,由小农经济向工商资本,不流血、不残酷、温和的萌芽过渡。

  这种萌芽需要时间。

  但八叔他们这些百姓,就会是这场萌芽运动中,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不会革了老朱家的命。

  除非,老朱家的皇帝,自己找死,去取缔、破坏乡土村社组织,不许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边际。

  ‘哎!’

  朱元璋把朱棣的犹豫思量看在眼里,默默叹了口气。

  ‘现在混账老四对咱说句掏心掏肺的话,也要斟酌了。’

  一时间更加后悔了,瞪眼怒叱:“有什么就说什么!敢做,还不敢说了!”

  心情烦躁,声音很高。

  正在捉蚂蚱的朱雄英被吓了一跳,抬头看来。

  朱棣暗暗深吸一口气,“父皇,生产经营边际就是纺织、养殖……我们今年种植棉花,计划要纺织三百匹布……”

  尝到买布利润的乡亲们。

  其实想种更多棉花。

  直接纺织一千匹布。

  不过被他给拦下了。

  一千匹太多了。

  农民小打小闹,擦边搞点商业性经营,老头子、朝廷睁只眼闭只眼。

  如果让金陵城知道,他们一年干出一千匹布。

  谁都不知,会引起什么反应。

  ……

  “纺织、养殖小打小闹,朝廷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一旦规模大了,朝廷是不是可以放开对农民的限制?允许乡土村社,自由扩大生产经营边际?”

  朱棣偷偷观察朱元璋脸色。

  瞧着还行。

  继续道:“未来,乡土村社推及天下,乡土村社必然还要参与其他生产经营,比如,村子为单位,把农村种出的粮食,在农村碾米、磨面,直接在附近城池开设米铺,以地方士绅为粮商的中间环节取消,百姓会赚更多。碾米、磨面产生的糠麸,又可以被乡土村社合理利用……”

  朱元璋听懂了。

  乡土村社推及天下后,农民为了赚钱,一定会主动摸索寻找各种赚钱途径。

  就好比直接碾米、磨面、直接开设米铺。

  这还是能想到的。

  他可以肯定,将来,无数农民,为了过上好日子,还能想出各种各样赚钱的法子。

  这样一来,农民就不能单纯用种地来定义了。

  这就是混账老四,犹豫思量的原因。

  对大明现有的规则肯定会形成冲击。

  但他也能够想象到。

  真按老四设想的发展下去,农村将会极度繁荣。

  大明也会极度繁荣。

  财富会比现在更多。

  也不会大量流向地方乡绅豪强。

  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朱元璋收敛思绪,瞥了眼朱棣,语气平缓道:“你先做着,咱不是老顽固,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咱就支持。”

  朱棣抬头,见鬼似看着朱元璋。

  ‘老头子吃错药了?’

  他都做好,老头子激烈抵触乡土村社的准备了。

  哼!

  ‘这是什么眼神!见鬼了!’

  朱元璋气的微哼一声,想骂人,最后还是压住了。

  再骂,混账老四,恐怕一点掏心掏肺的话,都不会和他说了。

  该看的看了,该问的也都问了,至少现在想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抬头看了看日头,“雄英,回家!”

  话罢,黑着脸,丢下发呆的朱棣,生着闷气,快步走到田边,也不管脚上的泥,穿上鞋,抱着朱雄英就走。

  朱雄英爬在朱元璋肩头,偷偷看看朱元璋脸色,大喊,“四叔,回家了!”

  朱棣回神,笑着招了招手。

  快步跟上同时,摇头嘀咕,“绝对是吃错药了!”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过去一年多自身经历,老头子刚才那番话,都挺吓人的。

  根本不像他认识的老头子。

  最终,他还是没敢把乡土村社发展到极致,工商资本萌芽的设想描绘出来。

  ……

  等返回时。

  午饭已经做好,众人都在等着他们。

  马秀英、徐妙云见父子二人回来,纷纷起身,同时观察这对活宝父子的脸色。

  朱元璋没好气瞪了眼马秀英,笑着招呼,“吃饭。”

  朱棣冲徐妙云笑着点点头。

  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纷纷落座。

  ……

  饭后,朱元璋、马秀英准备动身时。

  叔伯婶子们提着大袋小袋,大筐小筐出现。

  ……

  马车启动,走出村口,朱元璋才停下招手的动作,收回视线,看着几乎堆满马车的大筐小筐。

  嘴角无声咧到耳边……

  “这些乡亲,就听说大丫爹喜欢吃农村野菜,大中午就摘了这么多。”

  朱元璋咧嘴笑着,翻看筐子里的野菜。

  春天,百姓家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些野菜,就是心意。

  就算把他皇帝的身份说出去,最多也就是让土桥村百姓敬畏。

  绝对不可能如‘大丫爹’这个身份,受土桥村百姓欢迎。

  “天德跟着咱们家混账老四沾光了。”

  马秀英怀抱着朱雄英,听到这酸溜溜的话,好气又好笑瞪了眼,“人家天德还替咱们背黑锅了!以前背黑锅你怎么不说,现在酸什么!”

  嘿嘿……

  朱元璋笑笑。

  哎!

  突然,又叹了口气。

  马秀英看了眼,没好气笑问:“又怎么了?”

  “混账老四不是洪武九年那个和咱掏心掏肺的了,现在也开始有所保留了。”

  朱元璋拍着膝盖,叹了口气。

  哼!

  马秀英气的哼了一声,瞪视:“现在后悔了?晚了!”

  话罢,就不愿理会朱元璋,转头看向一边。

  ……

  于此同时。

  大都督府。

  谭渊板板直直站在李文忠面前。

  李文忠笑着摆了摆手,“不要紧张,今天传唤你来大都督府,是通知你,不要等肩标了,可以回提前辽东了。”

  “不久后,朝廷会派专人,去为你们大辽河卫授予肩标。”

  “不出意外,会是皇太孙亲自去……”

  “皇太孙!”谭渊下意识惊呼。

  李文忠笑笑,“对,皇太孙,至于陪同皇太孙的人,你也认识,上次和你们一起出关的朱四郎,本届院试考,甲等第一名秀才,陛下家乡乡党,朱四郎、周王朱橚,会陪同皇太孙,亲自去大辽河卫,授予你们肩标。”

  ……

  ‘朱四郎?哈哈……朱四郎啊朱四郎,之前你还拒绝,现在陛下让你去,你能拒绝吗?’

  李文忠后面说了什么,谭渊也没听清楚。

  怀着激动,稀里糊涂结束谈话,走出大都督府。

  张武、周浪在外等着,见谭渊呆呆走出来,还傻笑,忙围上去,“百户,怎么了?大都督府突然召见,有什么事?”

  他们是被大都督府的人,从江宁召唤来的。

  谭渊回神。

  拉着张武、周浪快步离开大都督府。

  找了个僻静地方,左右看看,确定没人,随即笑道:“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朱四郎要去辽东……”

  周浪、张武惊呆了。

  等谭渊话落,周浪回神,激动追问:“朱先生能赶上夏季攻势吗?”

  “应该能。”谭渊笑着点头。

  朱四郎可是指挥使三人的结义兄弟,养寇计也是朱四郎提出来的。

  他这个鬼老四既然必须去辽东,不赶在夏季攻势前抵达辽东。

  指挥使、张大寇、同知三人,肯定饶不了他。

  谭渊收敛思绪,这些事不能告诉张武、周浪,笑着催促周浪:“走,马上返回江宁,你和家人道别,咱们明天就出发,尽快赶回辽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指挥使!”

  周浪、张武笑着点头,他们比百户,更高兴,朱先生能参加大辽河卫的夏季攻势。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