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7章 去梧州(三)_临高启明
笔趣阁 > 临高启明 > 第2327章 去梧州(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27章 去梧州(三)

  第2327章去梧州(三)

  “他们可是关键性证人,我们应该把他们单独提出来关押。这样比较安全。”陈白宾想到不明不白“自杀”的蔡兰,建议道。

  “没这个必要了。距离梧州事变已经半个多月了,这么多日子该死的早就死了。留着的,自然是不该死的。”姬信看到桌上有茶具,揭开一看,已经沏好了茶,温度正合适。便给自己和陈白宾斟上了茶。

  “来,先喝一杯茶。”

  “我不渴……”

  “浴后一盏清茶,最能解燥安神,清爽脏腑,我们经常坐办公室,案牍劳形的人多喝有好处。”姬信端起茶盏浅浅呷了一口,这是办公厅82号店特供元老的西湖龙井,“就算单独关押,又能关押到哪里去,派谁去看守?我们在这里可是连一个‘亲信’都没有。连那四个新来的勤务员,也是解迩仁申请才调来的。”

  陈白宾有些懵了:“你是说……”

  “如果上级真得认为梧州的形势恶劣到需要给我们配专案组的程度,那么自然会给我们派随从,但是现在不论马甲,还是冉耀,再或者熊局,都没有给我们安排随行人员。我们自然也不必担心这些事。”

  “那要是万一呢?”

  “如果真有什么‘万一’,说明这是元老院认可的万一。”

  “好吧,虽然我不是很明白。”

  “白宾,你在船上问我元老院的口径是什么,我回答你没有口径。但是,只要涉及到元老的案子,必然有口径,只是没有人会和你说――只能自己去体会。”

  姬信见陈白宾沉默不语,似乎是在咀嚼他的话。他拿起准备明天提审的两名俘虏的材料,准备仔细的研究一下。

  易浩然的履历让他颇感兴趣,这样一个命运多蹇的读书人,在时代大潮的拨弄下,居然会走上和元老院为敌的道路,最后甚至功败垂成。这样的能力若是在大明的朝堂之上,恐怕一点也不会逊色于明末的那些名臣。可惜,不要说他区区一介书生,便是那些朝堂上的高官,也无法挣脱历史的规律……

  他嗟叹了一番,又拿起了第二份材料。这份却单薄了许多。“蒋锁”二个字一入眼,姬信便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感,仿佛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名字,但是却又想不起来。但是这种熟悉感却再也拂不开了。

  再看材料上他的自己身世的供述,却只说河南人士,流落到广东,投军当了熊文灿的家丁。后来擢升成把总。

  姬信有了种奇怪的感觉,这蒋锁对自己的身世似乎隐瞒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姬信和陈白宾便来到县衙,在后堂讯问被关押在此的易浩然和蒋锁。

  易浩然是“主犯”,自然第一个提审他。

  易浩然被提到后堂,按照澳洲式的规矩,被锁在审讯椅上。

  姬信见他肤色黝黑,皱纹如刀刻,知道此人必然长期在外奔波,并非一个坐而论道的读书人。然而他的神态儒雅,举手投足都彰显其从容镇定,显然是个经历过大场面的人。

  “你就是易浩然?”姬信问道。

  “正是学生。”

  “你的口供我看过了。”姬信说,“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改动的吗?如果有什么重要的隐情可以提供,量刑的时候自然会罪减一等。”

  “罪?”易浩然讥诮的一笑,“我率官兵义民冒死收复梧州,如今失败被俘,何罪之有?”

  陈白宾刚想呵斥,姬信摇了摇手,并不生气,继续问道:“这么说,你没什么其他想说的了?”

  “要说的我已都说了,多说又有何益?”

  见他对口供咬得很紧,姬信便不再纠缠他的口供问题,转而问道:“你和骆阳明是什么关系?”

  “我在他店内当过账房。”

  “你一个外乡人,在本地无铺无保,举目无亲。骆阳明为什么要用你?”

  “我与蒋秋婵的夫家是远亲,梧州城破之后我无处可去,便去投奔她。她再通过骆阳明的夫人将我举荐到店里。”

  “你一个辽东人士,怎么在广东有亲戚?”

  “祖辈上的瓜蔓亲而已。”易浩然道,“早就多年断了来往了。只是彼此还认得这门亲。若非走投无路,我也豁不出脸去求她。”

  姬信又问:“你既然是梧州城破的时候落难在梧州的,为何又起了组织暴乱之念?”

  “普天之下,莫非大明的王土。尔等髡贼窃据王土,学生起兵光复,有何不可?”

  “易先生,大义的事情,不必多言。你我各有立场。我想你原本投奔蒋秋婵,大约也是想苟延残喘,并无暴乱之念。你到底为何起了这个念头,又是如何组织的,一一道来!”

  “为何起了此年,又是如何组织的,学生在供述中都有明言,并无隐瞒。”

  陈白宾心想,这老书生,倒是个话头,翻来覆去不肯说一句有用的话,全是供词里的东西。

  姬信却并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微微点头,又问:“你与蔡兰是什么关系?”

  “她是我一位故旧邢丞焕的未婚妻。”易浩然从容答道,“梧州城破,邢先生以身殉国。蔡兰流落于此。我原本与她并不相识,只是有一日在街上她瞧见了我的扇子――扇子正是他未婚夫所绘。”

  “然后呢?”

  “她问我下落而处,做何营生。即被她识破,学生也不再隐瞒,便一一都告知了他。”

  “你没问她当时做何营生,再哪里落脚?”

  “自然是问了。她说城破之后她险些被奸人掳掠奸淫,幸而遇到了髡贼兵丁将她救下,可怜她孤苦无依,又知她识字,髡贼便让她在三总府里打杂做事。”

  “她一个小脚的弱女子,能做什么差事?”

  “这个学生便不知道了。”易浩然道。

  “既然蔡兰是受了我元老院的大恩,又为何当了你的内应?”

  “大恩?”易浩然不屑的一笑,“若不是你们,她与我那位故旧琴瑟和谐,夫妻伉俪情深。过得安稳和乐。如何会落到被乱兵掳掠奸淫的地步?学生以国仇家恨一激,便让她做了内应。”

  “既然是内应,她做了什么事?”

  “自然髡贼的动向,每隔几日便会将消息告诉学生。”

  “她一介女流,如何能与你传递消息?”

  “她虽是女流,髡贼素来轻慢礼法,梧州的髡女干部抛头露面,不以为怪。她能自由出入又有何奇?”

  “你带人冲入县衙,袭击解元老的时候,可是她做得内应?”

  “不是,蔡兰在三总府当差,解髡在县衙居住办公。她如何做得了内应?何况这样大的事情,学生更不敢托付于妇人之手。”

  这易浩然倒是把蔡兰撕掳的干净!姬信心想,这套供词显然是有人进行准备过的,易浩然承认了所有无法隐瞒的部分,单单隐去了蔡兰和解迩仁的关系这个关键点。

  姬信又问了些话,易浩然对答如流,和供词严丝合缝,毫无破绽。

  “……把他带下去吧。”姬信吩咐道。

  待警卫将易浩然带走,陈白宾不解道:“姬局,这些都是供词里的东西,为什么要再问一遍?”

  “自然是看看能不能对上,假口供往往大方向准确,多问了就会在细节上出差别。同时也核对我们的人有没有说真话。”

  “你是说骆阳明?”

  “易浩然是如何在城里潜伏下来的,骆阳明在报告中都写过的。现在看下来基本没有问题。”他说道,“还有一点,我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疑点。”

  “蔡兰。”

  “不错。”姬信点点头,“易浩然的供词里蔡兰很不重要。而且回避了关键性的东西:既解迩仁和蔡兰之间的关系。”

  “可惜蔡兰已经死了。”陈白宾不无遗憾的说道。然而他注意到姬信并没有什么遗憾的表情。

  姬信没有马上接着提审蒋锁,而是把本地的警察局长郑二根叫来了。问他有关蔡兰的审问和死亡情况。

  “蔡兰被捕之后关押在县衙门土地庙内,有两个妇差专门看守她。但是没来得及提审,她就自尽了……”

  “尸体呢?”

  “装殓之后暂厝在城外的尼姑庵内。”

  “怎么死的,验过尸吗?”

  “验过,不过我们这里没有法医,就是本地县里的仵作验的,结论是悬梁自尽。”郑二根说着不由看了一眼姬信,问道,“首长,要不要开棺再验……”

  “不必了,这次我们没带法医来。”姬信摇头,又问道:“怎么发现她是奸细的?”

  “据说是有人匿名举发到解首长那里,由解首长的警卫秘书亲自去拘捕的。”

  姬信记得解迩仁的报告上写了:警卫秘书是在暴乱当晚战死的。而他的办公室当晚亦被明军闯入,他本人率领警卫在办公室里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按照报告上的说法,“枪击火烧,损失惨重”。

  “据说蔡兰在三总府里为元老院当差。是不是有这回事?”姬信问道

  郑二根迟疑了一下,答道:“她确实在三总府内当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